脑脓肿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颅内局灶性化脓性病变,常见病因包括邻近感染灶扩散、血行播散和外伤性感染。
邻近感染灶的直接扩散是脑脓肿的主要病因之一。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头颈部感染可经颅骨缝隙或血管途径侵入脑组织,引发脓肿。例如,耳源性脑脓肿多由慢性中耳炎导致,细菌通过颞骨直接蔓延至颞叶或小脑。牙源性感染、颅底骨髓炎等也可通过类似机制引起颅内感染。血行播散多见于全身性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或腹腔脓肿,病原体经血流进入脑内,形成多发性脓肿。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手术后,细菌可直接污染脑组织,导致创伤后脑脓肿。
诊断和治疗脑脓肿需注意鉴别病因,针对性处理原发感染灶。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头痛、发热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联合抗生素、手术引流及原发病控制,避免脓肿破裂引发脑膜炎或颅内压增高。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警惕真菌或寄生虫感染的可能,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指导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头颈部感染、规范处理开放性颅脑损伤及控制全身性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