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且粪便干硬、排便时费力或疼痛、排便不尽感、腹部胀满或不适、粪便潴留或溢出性失禁。具体分析如下:
1.排便次数减少且粪便干硬:正常婴幼儿每日排便次数因年龄而异,功能性便秘患儿每周排便少于2次,粪便呈硬球状或颗粒状。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水分过度吸收,干燥粪便难以排出。排便间隔延长是家长最容易观察到的表现,长期未排便可能伴随食欲减退。
2.排便时费力或疼痛:患儿排便时出现面部涨红、哭闹、拒绝如厕等表现。干硬粪便通过肛门可能造成肛裂,排便疼痛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儿因恐惧疼痛主动抑制便意,进一步加重便秘。肛门检查可见陈旧性裂伤或新鲜出血。
3.排便不尽感:排便后仍有腹胀或直肠坠胀感,粪便未完全排空。直肠内残留粪块刺激黏膜产生持续便意,但实际无法排出。患儿可能频繁如厕但每次仅排出少量粪便,长期如此影响生活质量。
4.腹部胀满或不适:下腹部可触及条索状粪块,叩诊呈鼓音。肠道蠕动减缓导致气体蓄积,表现为腹部膨隆、叩诊鼓音。年长儿可主诉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或左下腹,排便后缓解。
5.粪便潴留或溢出性失禁:直肠内大量粪块堵塞导致液态粪便绕过硬便渗出,表现为内裤污粪。长期潴留使直肠感觉迟钝,肛门括约肌松弛。家长常误认为腹泻,实际是严重便秘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需关注饮食结构,保证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选择合适高度的脚凳协助体位。避免过度依赖药物,长期用药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调整。及时处理肛周皮肤问题,防止感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