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白喉的治疗方法包括及时使用抗毒素中和毒素、早期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严格隔离避免传播、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使用抗毒素中和毒素:抗毒素是治疗咽白喉的关键药物,能够直接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使用前需进行皮肤试验,确认无过敏反应后方可注射。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通常首次给予足量。用药越早效果越好,发病48小时内使用最佳。抗毒素无法中和已与组织结合的毒素,因此早期应用至关重要。
2.早期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可杀灭白喉杆菌,减少毒素产生。首选青霉素类,对过敏者改用红霉素。疗程需持续10-14天,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不良反应。抗生素需与抗毒素联合使用,单独使用抗生素无法中和已产生的毒素。治疗结束后需进行细菌培养复查。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咽部伪膜可能脱落阻塞气道,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出现呼吸困难时立即采取吸痰、吸氧等措施。严重者需气管切开或插管。床头抬高30度有助于减轻喉头水肿。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干燥刺激。伪膜范围大者禁止强行剥离,以免引起出血或窒息。
4.严格隔离避免传播:患者需单独隔离治疗,分泌物及接触物品专用消毒。隔离期至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细菌培养阴性。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并预防性用药。医护人员操作时穿戴防护装备。患者用品煮沸15分钟或浸泡消毒液处理。隔离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症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发热者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心肌炎患者限制活动,应用营养心肌药物。吞咽困难者静脉补充营养。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心肌损害。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至少2周,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伪膜消退后仍可能发生迟发性心肌损害,出院后定期复查心电图。接触者应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患者康复后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居住环境保持通风,餐具专人专用。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