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主要由热源接触、化学物质或电流等因素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这类伤害多发生于家庭环境,与儿童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密切相关。
热液烫伤是小儿烧伤的主要原因,如热水、热汤等高温液体倾倒或溅洒。火焰烧伤多见于接触明火、燃气灶或打火机等火源。化学烧伤通常由误食或接触强酸、强碱类物质引起,如清洁剂或电池电解液。电烧伤则因触碰插座、电线或电器导致。长时间接触低温热源如暖宝宝也可能引发低温烫伤。
预防小儿烧伤需加强看护,避免儿童进入厨房等危险区域。热水器温度应调至50℃以下,热饮及热食远离儿童活动范围。家中化学品需妥善存放,电源插座加装保护盖。若发生烧伤,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化学烧伤需先清除残留化学物再冲洗。严重烧伤需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覆盖后尽快送医。日常需教育儿童识别危险源,培养安全习惯,降低意外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