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或骨裂需静养避免剧烈运动、使用胸带固定减少移位、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局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严重时手术复位固定。具体分析如下:
1.静养避免剧烈运动:肋骨骨折或骨裂后首要措施是减少活动,尤其避免胸部用力或扭转动作。卧床休息时可采用半卧位,减轻肺部压迫。恢复期间禁止提重物或剧烈咳嗽,必要时用软枕支撑背部。一般需4-6周愈合,期间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
2.使用胸带固定减少移位:弹性胸带可限制肋骨活动,降低骨折端摩擦引发的疼痛。包扎时需松紧适度,避免影响呼吸或血液循环。固定时间通常为2-3周,根据愈合情况调整。胸带不能完全替代骨骼愈合,需结合其他治疗措施。
3.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但需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胃肠道副作用。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服药期间监测是否有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局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伤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但需避免冻伤皮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
5.严重时手术复位固定:若骨折移位明显或合并血气胸等并发症,需手术植入钢板或钢钉固定。手术适应症包括多根肋骨骨折、骨片刺入内脏等。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并逐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防肺不张。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呼吸状态,出现气促、发绀需立即就医。饮食宜高蛋白、高钙,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康复阶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度拉伸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定期影像学检查确保骨折对位良好,不可自行拆除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