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如局部疼痛和压痛、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和CT、触诊发现骨擦感或异常活动、呼吸运动受限以及伴随症状如气胸或血胸。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如局部疼痛和压痛:肋骨骨折后,疼痛是主要症状,尤其在咳嗽、深呼吸或体位变动时加剧。压痛点在骨折处明显,可能伴有皮下淤血或肿胀。疼痛程度与骨折数量和位置相关,多根肋骨骨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和CT:X线是初步检查手段,但可能遗漏无移位的骨折。CT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移位情况及是否合并胸腔内损伤,对复杂骨折或疑似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更高。多层螺旋CT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3.触诊发现骨擦感或异常活动:触诊时按压骨折部位可能感觉到骨擦感或异常活动,这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但操作需轻柔,避免加重损伤或导致骨折端刺伤周围组织。
4.呼吸运动受限:肋骨骨折后,因疼痛可能导致呼吸浅快或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多根肋骨骨折可能引发连枷胸,表现为反常呼吸运动,严重影响通气功能。
5.伴随症状如气胸或血胸:肋骨骨折可能刺破胸膜或肺组织,导致气胸或血胸。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需紧急处理以避免生命危险。
肋骨骨折的诊断需结合多种方法,避免漏诊或误诊。影像学检查是重要依据,但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同样关键。严重病例需警惕并发症,及时干预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