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通过观察肝脏回声特征判断是否存在脂肪肝。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增粗,与周围肾脏或脾脏相比呈现明显差异。随着脂肪浸润程度加重,肝脏深部回声逐渐衰减,血管纹理变得模糊不清,这些典型征象可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正常肝脏在B超下呈现均匀的中低回声,肝内血管网络清晰可见。当肝细胞脂肪含量超过5%时,超声束在脂肪颗粒中发生散射,导致回声增强。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肝脏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无明显衰减;中度时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晰;重度脂肪肝则出现整体回声显著增强,深部组织显示困难,甚至完全无法观察到膈肌。部分病例可能伴随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多普勒超声还可辅助评估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病情判断提供更多依据。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肠道气体干扰成像质量。孕妇或疑似肝占位病变者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B超对轻度脂肪肝敏感性有限,若临床怀疑但超声结果阴性,建议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操作者经验对诊断准确性影响较大,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检查结果需结合肝功能、血脂等实验室指标综合分析,避免单一影像学检查误诊。随访复查建议间隔6-12个月,动态观察脂肪肝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