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寒性便秘,中医常用温阳散寒、润肠通便的药物,如肉苁蓉、锁阳、当归等,或中成药如苁蓉通便口服液、半硫丸等。这类药物能温补肾阳、润燥通便,适合因阳气不足、肠道失温导致的便秘。
寒性便秘多因体质虚寒或外感寒邪,导致肠道蠕动无力、大便艰涩。症状常见排便费力、腹部冷痛、手足不温等。治疗需兼顾温补与通便,避免单纯泻下伤阳。除药物外,可配合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或饮用生姜红糖水辅助散寒。饮食上宜选择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核桃、韭菜,避免生冷瓜果。
使用温阳通便药需辨证准确,避免误用于热性便秘或阴虚便秘。长期服用温燥药物可能伤阴,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孕妇、高血压患者慎用含硫制剂如半硫丸。若便秘伴随剧烈腹痛、便血或体重骤降,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保暖,适度运动以促进阳气生发,改善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