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由头部位置变化引发的短暂性眩晕。该病症由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引起,导致平衡感受器异常刺激,从而产生眩晕症状。
耳石症的发生与内耳耳石脱落密切相关。耳石是内耳中微小的碳酸钙结晶,正常情况下附着于耳石膜上,帮助感知头部运动。当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时,头部位置变化会带动耳石移动,刺激平衡感受器,引发强烈眩晕,通常持续数秒至一分钟。常见诱因包括头部外伤、年龄增长、长期卧床或内耳炎症。典型症状为起床、躺下或翻身时突发眩晕,可能伴随恶心、呕吐,但无听力下降或耳鸣。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位试验,如Dix-Hallpike测试。
耳石症患者应避免突然头部动作,起床或躺下时动作缓慢。眩晕发作时保持冷静,坐下或躺下以减少跌倒风险。复位治疗是主要手段,通过特定头部运动帮助耳石归位,需由专业医生操作。自行尝试可能加重症状。若眩晕反复或伴随听力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日常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低头,适度锻炼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及时就医可有效缓解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