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和肝血管瘤是两种不同的肝脏良性病变,病因、结构和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差异。肝囊肿是由单层上皮细胞包裹的液体囊腔,而肝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血管团块。
肝囊肿通常为先天性,也可由创伤或感染引起,囊内充满清亮液体,生长缓慢且多数无症状。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腹胀或隐痛。肝血管瘤属于血管发育异常,由密集的血管网络构成,多数为单发且体积较小,但部分可能逐渐增大。较大的血管瘤可能导致右上腹不适,极少数情况下可能破裂出血。影像学检查是主要鉴别手段:超声显示肝囊肿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肝血管瘤表现为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增强CT或MRI可进一步明确血管瘤的血供特征。
肝囊肿和肝血管瘤通常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若囊肿过大或引发症状,可考虑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肝血管瘤生长迅速或位于肝脏边缘时,需警惕破裂风险,必要时行介入栓塞或手术。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撞击,减少血管瘤破裂概率。两类病变均需与肝癌鉴别,尤其伴随体重下降、黄疸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