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时,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及合理护理帮助退烧。若体温未超过38.5℃,优先采用温水擦拭、减少衣物等物理方法;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症状,需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物理降温是安全有效的退烧方式。用32-34℃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4-26℃,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若宝宝手脚发凉,可适当保暖,但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骤升。药物退烧需谨慎,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不可混用不同退烧药,也不建议自行使用抗生素或中成药。
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伴随症状。若持续嗜睡、呕吐、抽搐或出现皮疹,需立即就医。发烧期间多补充水分,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避免捂汗、刮痧等民间偏方,可能加重不适。体温反复超过3天或新生儿发烧,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必须由医生评估。退烧并非唯一目标,需结合病因治疗,如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家中常备电子体温计,定期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规律以便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