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凉确实可能引起或加重痛经。寒冷刺激会导致盆腔血管收缩,影响子宫血液循环,引发或加剧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尤其体质偏寒或本就有痛经史的人群,吹风受凉后症状更易显现。
从生理机制看,寒冷作为外界应激源,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体内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这类物质既是引发子宫收缩的介质,也是痛经的关键致痛因子。中医理论则认为寒主收引,外寒入侵胞宫会导致气血凝滞,形成不通则痛的病理状态。临床观察发现,经期淋雨、久坐冷地等受凉行为后,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往往提升30%-40%,且可能伴随经血颜色变暗、血块增多等改变。
预防此类痛经需注重腰腹保暖,经期避免直接吹风或接触冷水。出现疼痛时可热敷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持续15-20分钟能有效缓解痉挛。饮食上忌食生冷,适量饮用姜茶有助于驱散寒邪。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等异常症状,需警惕继发性痛经可能,应及时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加强锻炼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前一周开始泡脚也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