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外耳道及耳膜需使用耳镜观察外耳道有无红肿或分泌物、清理耳垢确保视野清晰、注意耳膜颜色及光锥是否正常、查看耳膜有无穿孔或凹陷、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耳道皮肤。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耳镜观察外耳道有无红肿或分泌物:耳镜是检查外耳道的基本工具,光源照射下可清晰观察耳道壁是否充血、肿胀或存在异常分泌物。正常外耳道皮肤光滑,无红肿或分泌物。若发现脓性、血性或水性分泌物,需进一步判断来源。耳道狭窄或弯曲时需调整角度,避免遗漏细节。
2.清理耳垢确保视野清晰:耳垢过多可能遮挡耳膜,需用耵聍钩或吸引器轻柔清除。操作时避免用力过猛,防止损伤耳道或鼓膜。干性耳垢可用生理盐水软化后清理,油性耳垢需使用专用工具。清理后再次检查,确保耳膜完全暴露。
3.注意耳膜颜色及光锥是否正常:正常耳膜呈灰白色半透明状,光锥位于前下方。颜色异常如发红、发黄或发蓝可能提示病变。光锥消失或变形可能由中耳压力变化引起。观察耳膜是否完整,有无液平面或气泡。
4.查看耳膜有无穿孔或凹陷:穿孔表现为耳膜局部缺损,可能伴有分泌物或瘢痕。凹陷常因中耳负压导致,需结合症状判断。陈旧性穿孔边缘钝化,新鲜穿孔边缘锐利。检查时注意穿孔大小和位置,是否影响听力。
5.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耳道皮肤:耳道皮肤薄嫩,操作时需手法轻柔。避免使用尖锐器械盲目探查,防止划伤或感染。儿童耳道更脆弱,需特别注意力度。若患者疼痛明显,立即停止操作并评估原因。
检查前需确认工具消毒完好,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头部保持固定,配合指示转动以调整视野。检查后告知结果,异常情况需进一步处理。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