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的检查项目包括耳镜检查、分泌物培养、听力测试、触诊检查、影像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耳镜检查:通过耳镜观察外耳道及鼓膜情况,查看是否存在红肿、分泌物、皮肤破损或异物。耳镜检查可直观判断炎症程度及范围,帮助区分真菌性或细菌性感染。检查时需注意避免器械损伤外耳道皮肤。
2.分泌物培养:采集外耳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培养,明确致病微生物类型。细菌培养可鉴定具体菌种,真菌培养则有助于诊断真菌性外耳道炎。培养结果对选择针对性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3.听力测试:通过纯音测听或音叉试验评估听力是否受损。外耳道炎可能因肿胀或分泌物阻塞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听力测试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累及中耳。
4.触诊检查:轻触耳廓及耳周区域,观察是否引发疼痛或压痛。触诊可帮助鉴别外耳道炎与其他耳部疾病,如乳突炎或淋巴结炎。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
5.影像学检查:严重或反复发作的外耳道炎需进行颞骨CT或MRI检查,排除骨髓炎、肿瘤或解剖结构异常。影像学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或软组织病变。
检查前需清洁外耳道,避免用力掏耳。急性期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防止加重感染。检查后根据结果选择合适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