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出血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阿根廷出血热早期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常迅速升至39℃以上,持续5-8天。发热初期可能伴随寒战或全身不适,部分病例出现双峰热型。发热期间常伴有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血管扩张表现。
2.头痛:剧烈头痛是常见症状,多位于前额或眼眶后部,呈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疼痛。头痛程度与发热无直接关联,可能伴随畏光或恶心。严重者可出现脑膜刺激征,提示神经系统受累。
3.肌肉疼痛:全身肌肉酸痛尤为明显,以腰背部、四肢近端为著。疼痛呈对称性,活动时加重,可能伴随关节僵硬感。肌痛与病毒血症相关,严重者因肌纤维损伤可出现肌酸激酶升高。
4.出血倾向:病程第3-5天可出现黏膜出血,表现为齿龈渗血、鼻衄或结膜下出血。部分病例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发生皮下瘀斑或注射部位渗血。出血与血小板减少及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5.肾功能损害:约半数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多发生于病程第7-10天,严重者需血液净化治疗。肾损伤与低血容量、微血栓形成直接相关。
病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关注血小板计数及尿量变化。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加重出血。早期识别休克前兆并及时补液至关重要。恢复期可能出现乏力、脱发等后遗症状,需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