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结石。通过非侵入方式将结石击碎,便于随尿液排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临床成功率较高。
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于结石部位,使其碎裂。治疗过程通常无需麻醉,耗时约30-60分钟。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可达70%-90%。但结石成分、位置及患者体型等因素会影响效果,磷酸钙或胱氨酸结石较难粉碎。部分病例需多次治疗,术后配合药物和大量饮水可提升排石率。治疗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短期副作用,多数在1-2天内缓解。
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大小和位置。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严重肥胖或骨骼畸形者不宜采用此方法。术后需定期复查,确认结石是否排净,避免残留碎片引发感染或梗阻。若3次碎石无效或出现发热、持续疼痛,应考虑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等替代方案。日常保持低盐饮食和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