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炎症扩散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转为慢性中耳炎、引发面神经麻痹。具体分析如下:
1.听力下降:急性中耳炎未及时控制,积液或化脓会阻碍声音传导,长期压迫听小骨或损伤内耳结构,导致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严重时可能难以恢复。
2.鼓膜穿孔:炎症持续加重会使鼓膜因脓液压力或组织坏死出现穿孔,可能伴随耳漏脓液,小穿孔可自愈,大穿孔需手术修补,否则影响听力并增加感染风险。
3.炎症扩散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中耳与颅底相邻,细菌可能通过骨缝或血管侵入颅内,引发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等危险症状,需紧急治疗以避免生命危险。
4.转为慢性中耳炎: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会导致鼓膜持续病变、中耳黏膜增厚,长期流脓、耳鸣,治疗难度增大且易复发。
5.引发面神经麻痹:中耳腔与面神经管毗邻,炎症波及面神经会导致同侧面部肌肉瘫痪,表现为口角歪斜、闭眼困难,需及时抗炎或减压治疗以防后遗症。
出现耳痛、发热或听力异常应尽早就医,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治疗期间遵医嘱足量用药,儿童需警惕反复发作,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耳部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