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梗阻的肾结石是指肾脏内形成的固体结晶物质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的病理状态。结石卡在肾盂、输尿管等部位时,会引起尿液淤积、肾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这种情况属于泌尿外科急症,需及时干预以避免肾功能损伤。
肾结石梗阻的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腰部或侧腹部剧烈绞痛,可放射至下腹或腹股沟,常伴随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梗阻持续超过48小时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肾积水,长期未处理会导致肾实质萎缩。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尿路造影可明确结石位置、大小及肾积水程度。治疗需综合考虑结石大小和位置,小于6毫米的结石多采用药物排石联合大量饮水,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完全梗阻合并感染时需紧急置入输尿管支架或经皮肾造瘘引流。
预防结石梗阻复发需调整生活方式,每日饮水量建议维持在2-2.5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饮食。既往结石患者应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出现腰痛、排尿异常时立即就医。特殊人群如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药物排石期间可能发生肾绞痛,属正常现象但需密切观察排尿情况。术后留置双J管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支架管移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排石药物,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