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肾结石是指结石位于泌尿系统内并引起尿流受阻的病理状态。结石可存在于肾盂、输尿管或膀胱等部位,当结石体积较大或所处位置特殊时,会阻碍尿液正常排出,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梗阻性肾结石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腰部剧烈疼痛肾绞痛、血尿、恶心呕吐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静脉尿路造影可明确结石位置、大小及梗阻程度。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时,自发排出的可能性降低,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等介入治疗。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甚至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处理梗阻性肾结石时需注意区分急慢性梗阻。急性梗阻需优先缓解症状并解除尿路阻塞,慢性梗阻则需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尿量、电解质及感染指标,避免过度使用镇痛药物掩盖病情。术后应定期复查,预防结石复发。饮食调整、增加水分摄入及药物辅助排石是重要的辅助措施。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或合并基础疾病者需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