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发作时使用雾化治疗后仍持续喘息,需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并寻求医疗帮助。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是急性发作的常规处理方式,若症状未缓解,通常提示气道痉挛严重或存在其他并发症,需进一步医疗干预。
雾化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多种可能原因。气道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时,需增加激素剂量或改用静脉给药。合并感染可能加重喘息,需评估是否需抗生素治疗。部分患儿对常规药物反应较差,可尝试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若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立即吸氧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无创通气支持。过敏原持续暴露或环境刺激物接触也会影响疗效,需排查并清除诱因。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记录喘息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气道高反应性变化。紧急情况下如出现意识模糊、无法说话或呼吸暂停,需立即送医。居家护理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寒冷天气注意保暖。确保患儿用药技巧正确,雾化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副作用。长期控制哮喘需坚持维持治疗,不可因症状缓解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