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疼痛查出骨质疏松需及时就医评估骨密度、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补充钙和维生素D、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或负重、进行适度运动如太极或散步。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骨密度:骨质疏松的确诊需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医生会根据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疼痛明显时需排查是否合并椎体骨折,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2.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等,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质流失。严重者可能需注射促骨形成药物,需严格按疗程用药并定期复查。
3.补充钙和维生素D: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800-1200mg,优先从乳制品、豆制品中获取。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日晒不足者需口服补充剂,剂量需医生指导避免过量。
4.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或负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会加重脊柱负担,需每1小时起身活动。避免提重物、弯腰搬东西等动作,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减少椎体压力。
5.进行适度运动如太极或散步:负重运动可刺激骨骼生长,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水中运动或瑜伽能增强肌肉保护力,但需避免剧烈扭转动作以防骨折。
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镇痛药物,但需警惕长期服用对胃肠道的损伤。日常饮食需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钙流失。外出时注意防滑防跌倒,居家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