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首次遗精通常发生在12-15岁,这是青春期性发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受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影响,少数可能在11岁前出现,也有部分延迟至16岁后。医学上将9岁前发生的遗精定义为性早熟,需及时就医评估。
青春期启动后,睾丸在促性腺激素刺激下开始生成精子和雄激素。随着生殖系统成熟,精囊和前列腺分泌液体与精子混合形成精液,当积累到一定量时会通过遗精自然排出。这一过程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称为梦遗,也可能因性刺激在清醒状态下出现。调查显示,现代青少年首次遗精年龄较上世纪有所提前,可能与饮食结构改变和社会环境变化有关。
遗精后需注意生殖器清洁,避免穿紧身内裤。每月1-5次遗精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必过度紧张。若伴随睾丸疼痛、排尿困难或频繁遗精如每日发生,应及时就诊排查炎症或内分泌异常。家长发现儿童10岁前出现遗精,需检查是否存在中枢性性早熟。青春期男孩应获得科学的性教育,正确认识身体变化,避免因错误认知产生心理压力。日常保持适度运动,避免接触色情信息刺激,有助于建立健康的生理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