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通过月经周期缩短或紊乱、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降低、窦卵泡数量减少、卵巢体积缩小等指标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月经周期缩短或紊乱:月经周期少于21天或长于35天可能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异常。周期缩短常见于卵泡期缩短,伴随经量减少;周期紊乱则反映排卵障碍。需结合连续3个月经周期记录评估,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干扰。
2.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月经第2-3天检测卵泡刺激素,若超过10U/L需警惕。该激素升高反映垂体代偿性分泌增加,因卵巢对激素反馈减弱。需重复检测确认,避免单次结果误差。
3.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降低:该激素由窦前卵泡分泌,正常值约1-4纳克每mL。低于1.1纳克每mL提示卵泡库存不足。检测不受月经周期影响,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4.窦卵泡数量减少:经阴道超声计数双侧卵巢窦卵泡,总数少于5-7个提示储备下降。窦卵泡直径2-9mm,需在月经早期检查。操作者经验影响结果准确性,需由专业医师评估。
5.卵巢体积缩小:超声测量卵巢长径、宽径和厚径,体积小于3立方cm可能反映卵泡减少。体积缩小常伴随皮质变薄,但需排除先天性发育异常或手术史等因素。
卵巢储备功能评估需多指标联合分析,单一异常可能存在误差。检测前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检查时间应严格遵循月经周期。多次复查比对结果更可靠,必要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