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能否自愈取决于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轻度外耳道炎可能自行缓解,但中重度或反复发作的情况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外耳道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外耳道炎常由细菌或真菌引起,表现为耳痛、瘙痒或分泌物增多。轻微症状可能随免疫系统作用逐渐消退,但细菌感染通常需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外耳道炎多因过敏或物理刺激导致,去除诱因后可能自愈。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外耳道炎通常与局部环境潮湿、清洁不当有关,需调整生活习惯并结合药物治疗。
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不洁工具,以免加重损伤或感染。游泳或洗浴时注意防水,保持外耳道干燥。症状持续超过三天或出现听力下降、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感染扩散,不可延误治疗。合理使用滴耳液或口服药物需遵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