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喜欢蹬腿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缺钙、肠绞痛、脑性瘫痪等因素所致,
1.正常生理现象。
婴儿蹬腿大多是一种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婴儿大脑皮质功能一直处于发育状态下,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大脑会支配婴儿的四肢肌肉,从而使其会有蹬腿的反应,通常可随着月龄增加逐渐好转、消失,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2.消化不良。
婴儿蹬腿还可能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如果婴儿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如胃肠不适、腹泻等,会导致其身体不适,进而表现出频繁蹬腿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
3.缺钙。
婴儿蹬腿还可能是由钙质代谢异常引起的。如果婴儿体内缺乏钙质,会导致肌肉紧张、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进而表现出频繁蹬腿的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补充钙剂,同时适当的带婴儿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4.肠绞痛。
由于婴儿腹肌尚未发育完善,在出现腹部不适感时,通常无法用言语表达,所以目前只能够通过蹬腿来增加腹部压力,促进肠蠕动,缓解肠绞痛引起的不适感。家长可以按摩腹部来改善情况。若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
5.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会导致婴儿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等症状,使其难以控制肢体活动,进而表现出频繁蹬腿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族片、甲钴胺片等改善症状。
如果婴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胃口不佳、腹泻等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