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再次感染或体内潜伏病灶复燃导致的肺结核活动期病变,具有传染性,需规范治疗与管理。
继发性肺结核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核心,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通常为6-9个月。强化期使用四种药物联合治疗2个月,巩固期减少至两种药物继续治疗4-7个月。耐药结核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可能延长至18-24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及痰涂片,评估病灶吸收情况与细菌学转阴。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关节痛或视力模糊,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漏服或中断导致耐药。保持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戒烟戒酒以减轻肺部负担。密切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尤其使用利福平或吡嗪酰胺时。患者应单独居住、佩戴口罩,痰液需消毒处理,减少家庭传播风险。完成疗程后仍需定期随访,警惕复发。继发性肺结核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治愈,但耐药结核或合并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需个体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