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一种由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治疗方法需结合局部抗真菌药物与日常护理,同时注意预防复发。
治疗鹅口疮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悬液或克霉唑含片,直接涂抹或含服于患处。婴幼儿可用无菌棉签蘸取药物轻柔擦拭口腔黏膜,成人可选择含漱或含服方式。若症状严重或反复发作,需就医评估是否需口服氟康唑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日常护理中,保持口腔清洁至关重要,哺乳期婴儿的奶瓶、奶嘴需定期煮沸消毒,成人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黏膜的行为。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以免助长真菌繁殖。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以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用药后未见改善或出现发热、吞咽困难等加重表现,需及时就医。婴幼儿鹅口疮可能通过哺乳传播,母亲需同步检查乳头是否有真菌感染迹象。免疫力低下患者需排查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或HIV感染,并加强全身免疫力支持。日常预防注重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托幼机构或家庭成员间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