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确实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中耳炎是中耳部位的炎症,通常由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积液或鼓膜穿孔,这些情况会直接影响声音传导,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
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的机制与中耳结构受损有关。当中耳腔内积液时,鼓膜和听小骨的活动受限,声波无法正常传递到内耳,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若炎症反复发作或长期未愈,可能引发鼓膜穿孔、听小骨粘连或中耳胆脂瘤,进一步损害听力功能。部分严重病例还可能累及内耳,引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急性中耳炎通常伴随耳痛、发热等症状,听力下降多为暂时性;慢性中耳炎则可能造成持续性听力问题,需及时干预。
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在于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减少咽鼓管阻塞风险。儿童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更易发病,需注意避免呛奶或被动吸烟。出现耳痛、耳闷或听力减退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滥用滴耳液。抗生素需遵医嘱使用,慢性患者可能需手术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听力下降持续超过两周时,建议进行纯音测听或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并制定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