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确实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中耳炎引发的中耳积液、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伤都可能影响声音传导,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程度与炎症类型、病程长短及是否及时治疗密切相关。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中耳积液压迫鼓膜或导致鼓膜穿孔,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耳闷、耳鸣及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慢性中耳炎可能伴随长期积液、鼓膜增厚或听骨链破坏,听力损失更明显。化脓性中耳炎若损伤内耳,还可能引发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部分患者炎症消退后听力可恢复,但反复感染或治疗延误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
预防听力下降需重视早期症状,如耳痛、耳闷或耳鸣,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呛水等可能加重感染的行为。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滴耳液,慢性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儿童中耳炎高发,家长需关注其反应迟钝或语言发育迟缓等潜在听力问题。听力持续下降者需进行纯音测听或声导抗检查,必要时通过鼓膜修补或听骨链重建手术改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