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症可能自行缓解,但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多数情况下,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恶化。若拖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中耳炎或影响听力,甚至波及周围组织。
中耳炎是耳部常见疾病,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闷或流脓。儿童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发病率较高。急性中耳炎若及时用药,通常1-2周可痊愈;若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能转为慢性,导致鼓膜穿孔或听力受损。少数情况下,感染可能扩散至邻近的乳突或脑膜,引发乳突炎或脑膜炎,这类情况虽罕见但后果严重,需紧急处理。
预防中耳炎需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洗澡时防止耳道进水,保持耳部干燥。婴幼儿喂奶后应拍嗝,避免呛奶引发中耳感染。若出现耳痛、发热或听力异常,应尽早就诊,避免自行掏耳或滥用滴耳液。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听力及鼓膜状况,必要时考虑手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