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严重程度因具体情况而异,轻症可能自愈,重症可能引发并发症。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拖延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听力受损、鼓膜穿孔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常见于儿童,多由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通常通过抗生素治疗可缓解。慢性中耳炎可能反复发作,伴随耳漏、持续听力减退,严重时需手术干预。部分患者可能因炎症扩散引发乳突炎、脑膜炎等危险情况,需高度警惕。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中耳炎需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正确擤鼻涕,防止病菌进入中耳。游泳或洗澡时尽量避免耳道进水,保持耳部干燥。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滥用滴耳液。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疗程,防止复发。儿童患者家长需留意其抓耳、哭闹等异常行为,尽早就诊。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听力及鼓膜状况,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