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于膀胱、尿道、肾脏等部位。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尤其是大肠杆菌占多数,少数由真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灼痛,严重时可伴随发热或腰背部疼痛。
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女性因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更易发生细菌上行感染。男性前列腺问题或尿路结石也可能诱发感染。免疫力低下、饮水不足、长期憋尿等行为会显著增加风险。诊断需结合尿常规检查,若发现白细胞或细菌超标,配合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类型。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轻症口服药物即可,复杂感染需静脉给药。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预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避免尿液过度浓缩。注意个人卫生,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性行为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刷尿道。避免长时间使用不透气护垫或紧身裤。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糖尿病患者或孕妇等高风险人群需定期尿检筛查。若出现寒战、高热或剧烈腰痛,提示可能进展为肾盂肾炎,需紧急处理防止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