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伴有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尿路感染,这类感染通常治疗难度较大,易复发或迁延不愈。与单纯性尿路感染不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更复杂,且患者通常存在基础疾病或解剖学异常,如尿路梗阻、结石、神经源性膀胱或糖尿病等。这类感染可累及上尿路如肾盂肾炎或下尿路如膀胱炎,严重时可引发脓毒症或肾功能损害。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因多样,常见诱因包括尿路器械操作如导尿管留置、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前列腺增生或免疫功能低下等。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耐药菌株比例较高,部分病例可能合并真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临床表现除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发热、腰痛或血尿。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明确是否存在解剖学异常或并发症。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疗程通常较长,必要时需手术纠正尿路梗阻或引流脓肿。
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性产生。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需定期更换导管并保持清洁。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减少感染风险。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肾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包括多饮水、避免憋尿及定期筛查泌尿系统疾病。老年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加强监测,早期发现感染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