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3个月吃了变质母乳应及时观察症状、暂停哺乳并更换食物、补充适量水分、就医检查、保持清洁卫生。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观察症状:变质母乳可能含有有害微生物或毒素,摄入后易引发消化道不适。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发热或精神萎靡,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或休克。需密切监测24小时内身体反应,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及程度。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2.暂停哺乳并更换食物:立即停止喂养变质母乳,避免进一步摄入有害物质。可替换为新鲜配方奶粉或易消化的辅食,如米糊、苹果泥等。暂停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减轻肠胃负担。哺乳期母亲需检查自身饮食与乳汁储存条件,避免再次污染。
3.补充适量水分:腹泻或呕吐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若6小时无排尿或尿液深黄,提示脱水需干预。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肠道渗透压,母乳喂养者可暂时改用瓶喂控制摄入量。
4.就医检查:若症状持续超过12小时或加重,需儿科医生评估。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测判断感染类型,排除细菌性肠炎或食物中毒。医生可能开具益生菌调节菌群,或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就医时携带变质母乳样本供检测。
5.保持清洁卫生: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需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哺乳用具需高温消毒,储存母乳需标注日期且冷藏不超过48小时。母亲喂养前清洁乳头,剩余乳汁室温存放不超过4小时。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变质食物敏感。家长需掌握急救措施,日常注意食品安全,出现异常时优先寻求专业医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