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39度属于高烧,需及时采取退烧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体温超过38.5℃时建议使用退烧药,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若持续高烧不退或伴随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病因。
退烧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药物退烧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物理降温时建议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忌用酒精或冰水。注意补充水分,可给予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比单纯关注体温更重要,若出现嗜睡、呕吐、皮疹等异常表现,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退烧期间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保持室内通风。退烧药使用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三个月以下婴儿发烧必须立即就医。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需在38℃时提前用药。注意区分普通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血常规检查可辅助判断。疫苗接种后发热通常持续1-2天,超过三天需排查其他病因。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有助于医生诊断,发热期间饮食以清淡流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