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可能出现发热或精神不振、伴随腹痛或腹胀感、严重时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部分患儿会有呕吐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1.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小儿腹泻时,每日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粪便性状改变,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粪便颜色可能呈现黄色、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带有酸臭味。排便前可能出现肠鸣音亢进,排便后不适感可能暂时缓解。粪便中偶见黏液,但通常不带血丝。这种情况容易与正常婴儿的生理性腹泻混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可能出现发热或精神不振:部分患儿会出现体温升高,通常为低热,但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高热。体温波动与感染程度相关。同时可观察到患儿精神状态改变,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嗜睡。眼部可能出现轻微凹陷,皮肤弹性测试时回缩速度减慢。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反应,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意识状态。
3.伴随腹痛或腹胀感:腹部不适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疼痛,婴幼儿常以哭闹、蜷缩身体等方式表达。触诊时可发现肠蠕动活跃,腹部轻度膨隆。年长儿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疼痛程度与肠蠕动增强有关。腹胀多因肠道内气体和液体积聚导致,叩诊呈鼓音。这些症状在排便后可能暂时减轻,但会反复发作。
4.严重时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脱水初期表现为口唇干燥,唾液分泌减少。随着程度加重,可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前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尿液颜色加深。重度脱水时可能出现四肢末梢发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这些表现需要立即干预,防止发生循环功能障碍。
5.部分患儿会有呕吐现象:呕吐多发生在病程初期,可能先于腹泻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呕吐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加重。呕吐后患儿常表现为暂时拒食,但仍有口渴感。需要注意呕吐物性状及频率,防止误吸发生。
腹泻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物,可能掩盖病情。注意臀部皮肤护理,预防尿布皮炎。观察症状变化趋势,出现持续高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喂养器具需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