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可能伴有腹痛、部分出现发热、严重时导致脱水。具体分析如下:
1.排便次数增多:小儿腹泻时每日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婴幼儿可能达10次以上。粪便量增加但每次排出量不一定多,肠道蠕动加快导致排泄频繁。排便前常有肠鸣音亢进,肛门周围皮肤因频繁刺激可能发红。
2.粪便稀薄或水样:粪便性状改变是核心特征,常呈蛋花汤样、泡沫状或完全水样,可能含未消化食物残渣。黏液增多提示肠道黏膜受损,若出现血丝需警惕细菌感染。气味酸臭多与消化不良相关,脂肪泻时可见油滴状漂浮物。
3.可能伴有腹痛:肠痉挛引发阵发性脐周疼痛,婴幼儿表现为哭闹不安、蜷缩身体。触诊腹部柔软,肠鸣音活跃,疼痛多在排便后缓解。持续剧烈腹痛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4.部分出现发热:感染性腹泻常见体温升高,病毒性多为低热,细菌感染可达39℃以上。发热与毒素吸收或炎症反应有关,可能伴随畏寒、精神萎靡。非感染性腹泻通常无发热。
5.严重时导致脱水:频繁水泻使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囟门凹陷、眼窝下垂、尿量减少。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减退,哭时泪少。重度脱水可出现四肢冰凉、脉搏微弱,需紧急补液治疗。
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尿量,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未明确感染类型时勿自行使用抗生素,口服补液盐应少量多次喂服。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