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主要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病原体通过血液、邻近感染灶或外伤侵入脑组织,形成局部化脓性炎症并包裹成脓腔。
脑脓肿的形成通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有关。中耳炎、鼻窦炎等头颈部感染可能直接扩散至脑部,引发脓肿。肺部感染、心内膜炎等可通过血液循环将病原体带入脑组织。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手术也可能将外界微生物引入颅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容易发生脑脓肿。早期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或意识模糊。
诊断脑脓肿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可清晰显示脓腔位置和大小。治疗需及时,通常联合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严重时需手术引流或切除脓肿。康复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预防脑脓肿需积极治疗原发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头痛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疝等致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