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确诊多动症后,需通过专业医疗干预、行为训练与家庭支持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应对。多动症并非单纯的行为问题,而是与神经发育相关的医学状况,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症状对学习与社交的影响。
多动症的核心表现包括注意力缺陷、冲动行为及过度活动。就医时需由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医生进行系统评估,通常采用问卷量表、行为观察及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可能包含药物与非药物干预。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是常用处方药,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行为干预包括执行功能训练、感统治疗及认知行为疗法,家长可参与正面管教课程学习如何建立规则、强化积极行为。学校需配合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例如调整座位、拆分任务步骤等。
干预过程中需避免将症状归咎于懒惰或教养不当,多动症儿童需要理解而非惩罚。药物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身高体重变化。家庭需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电子屏幕时间,增加户外运动消耗过剩精力。注意区分多动症与焦虑症、学习障碍等共患病,约半数患者伴随其他发育问题。避免依赖单一治疗手段,药物与行为干预需长期配合。若出现情绪崩溃,可采用冷静角等非对抗方式处理。重要提醒:所有干预措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民间偏方可能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