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尿失禁症状主要包括压力性漏尿、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夜间遗尿、排尿后滴沥。具体分析如下:
1.压力性漏尿:腹压突然增加时出现不自主漏尿,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尿液溢出。由于盆底肌松弛或损伤,尿道括约肌控制能力下降,无法有效闭合尿道。常见于顺产产妇,尤其是产程过长或胎儿过大者。症状轻者仅少量漏尿,重者日常活动受限。
2.急迫性尿失禁: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常伴随尿频尿急。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是主因,可能与分娩后神经调节异常有关。部分产妇在听到水流声或寒冷刺激时诱发,漏尿量较大,甚至未到厕所已尿湿衣物。
3.混合型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症状,表现复杂。盆底肌功能减退与膀胱敏感度增高共同作用,漏尿可能发生在腹压增加或无明显诱因时。症状程度因人而异,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4.夜间遗尿:睡眠中无意识排尿,俗称尿床。产后激素变化或膀胱容量减少可能导致夜间控尿能力下降。部分产妇因疲劳或盆底肌恢复延迟,清醒时能控制但入睡后漏尿。
5.排尿后滴沥:排尿结束仍有尿液断续流出,常因尿道括约肌收缩无力或膀胱残余尿增多。产妇可能感觉排尿不尽,需多次擦拭或更换护垫,严重者尿液滴漏持续数分钟。
出现尿失禁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长期使用护垫引发感染。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如咖啡、辛辣食物。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但需注意动作规范。避免长时间负重或剧烈运动加重盆底压力。保持规律排尿习惯,勿刻意减少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