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肠穿孔需注意及时手术干预、严格禁食禁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合理使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手术干预:伤寒肠穿孔属于急腹症,需紧急外科处理。延迟手术可能导致腹腔感染加重甚至脓毒症。手术方式以穿孔修补或肠段切除为主,术后需放置腹腔引流管。术中需彻底冲洗腹腔,减少毒素吸收。术后需观察引流液性状及量,警惕二次穿孔或吻合口瘘。
2.严格禁食禁水:穿孔后胃肠内容物外溢会加重腹腔污染,禁食可减少消化液分泌。术后需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步过渡流质饮食。过早进食可能引发肠瘘或腹胀。恢复期应选择低渣、高蛋白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加重肠道负担。
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频率变化。高热提示感染未控制,血压下降需警惕感染性休克。观察腹部压痛及肌紧张程度,评估腹膜刺激征进展。记录尿量变化,及时发现肾功能损伤。
4.合理使用抗生素:首选针对伤寒杆菌的敏感药物,如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需足量、联合用药覆盖厌氧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疗程需持续至体温正常后7-10天。警惕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避免肠道菌群失调。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穿孔后大量体液渗入腹腔,易导致脱水及低钠血症。需静脉补充晶体液及胶体液,纠正酸碱失衡。监测血钾、血钠水平,心律失常者需优先补钾。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尿量每小时30mL以上。
术后需保持半卧位以利腹腔引流,避免剧烈咳嗽增加腹压。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或感染迹象,定期更换敷料。恢复期禁止体力劳动,逐步增加活动量。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立即复诊。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复发或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