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膀胱癌需要检查尿液分析、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尿液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或异常细胞,初步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存在出血或感染。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脱落的癌细胞,但灵敏度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
2.膀胱镜检查:将内窥镜经尿道插入膀胱,直接观察膀胱内壁是否有肿瘤、溃疡或异常增生。检查过程中可同时取组织进行活检,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
3.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用于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超声无创且便捷,CT和磁共振能更清晰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4.病理活检:通过膀胱镜或手术获取可疑组织,由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明确肿瘤性质、分级和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
5.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检测尿液中特定蛋白质或核酸等物质,辅助诊断膀胱癌。此类检查无创但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需结合其他结果综合判断。
膀胱癌诊断需结合多种检查结果,避免依赖单一方法。检查前需告知医生病史和用药情况,部分项目需空腹或提前准备。术后或活检后可能出现血尿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定期随访对早期发现复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