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的皮肤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点状皮疹、皮肤皱褶处出现帕氏线、口周苍白圈、疹退后伴随脱屑、草莓舌或杨梅舌。具体分析如下:
1.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点状皮疹:猩红热皮疹通常始于颈部、胸部和腋下,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呈密集的鲜红色点状,直径约1-2毫米,触感粗糙如砂纸。按压时皮疹暂时消退,呈现苍白色,称为贫血性划痕现象。皮疹持续3-7天后逐渐消退。
2.皮肤皱褶处出现帕氏线: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因摩擦和汗液刺激,皮疹更为密集,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线状条纹,称为帕氏线。这是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与局部毛细血管充血和出血有关。
3.口周苍白圈:患儿面部充血发红,但口鼻周围区域因血管收缩呈现苍白色,与周围皮肤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现象可能与毒素作用于局部血管神经有关,是猩红热的典型体征。
4.疹退后伴随脱屑:皮疹消退后,皮肤开始脱屑,尤以手掌和脚底最为明显。脱屑呈片状或糠秕状,持续1-3周。脱屑程度与皮疹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大片脱皮。
5.草莓舌或杨梅舌:发病初期舌苔白厚,舌乳头红肿突出,称为白色草莓舌;随病情发展,舌苔脱落,舌面呈鲜红色,乳头仍肿胀,形似杨梅,称为红色草莓舌。这一变化由链球菌毒素引起。
猩红热具有传染性,需隔离治疗。早期使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并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及精神状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饮食宜清淡,多补充水分。若出现关节肿痛、心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风湿热或肾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