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确实容易出现流脓症状,尤其在炎症进展到化脓阶段时,耳道内脓液可能穿透鼓膜流出。
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中耳腔内炎症反应会导致积液增多。随着病情发展,脓性分泌物逐渐积聚,压力升高可能使鼓膜穿孔,脓液便从外耳道流出。儿童因咽鼓管结构较平直,更易发生化脓性中耳炎。除流脓外,患者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及时治疗可控制感染,多数鼓膜穿孔能自行愈合,但反复发作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
出现耳道流脓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清理或堵塞外耳道。医生会根据脓液性质选择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严重者需鼓膜切开引流。治疗期间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游泳或进水。擤鼻涕时应单侧轻柔操作,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婴幼儿喂养后需拍嗝,减少呛奶导致的逆行感染。若流脓伴随剧烈头痛、眩晕需警惕颅内并发症,应紧急处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措施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