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病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或制动、创伤或手术、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或盆腔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栓塞。预防需避免久坐久站,高危人群可穿戴弹力袜,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2.长期卧床或制动:肢体活动减少导致静脉血流缓慢,血栓风险增加。鼓励早期活动,卧床者需定期翻身并被动活动肢体。
3.创伤或手术: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术后制动进一步增加风险。术后尽早恢复活动,按医嘱预防性抗凝治疗。
4.恶性肿瘤:肿瘤释放促凝物质或压迫血管,导致高凝状态。针对原发病治疗,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必要时干预。
5.凝血功能异常: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使血液易凝结。明确病因后调整生活方式,如补充水分,或长期药物调控凝血功能。
急性肺栓塞的发生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上述病因外,高龄、肥胖、妊娠等也可能增加风险。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显著降低发病概率。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以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