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口苦、胁肋胀痛、小便黄赤等症状。该证候多因湿热之邪蕴结肝胆,导致疏泄功能失常,引发一系列以热、湿为特征的临床表现。
肝胆湿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口苦咽干、两胁胀痛或灼痛,尤其右侧胁肋部明显,伴有厌食油腻、恶心呕吐。湿热下注可出现小便短黄、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部分人群可能出现阴囊潮湿、带下黄稠等生殖系统症状。舌象多见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或滑数。湿热郁蒸时,可能出现身目发黄黄疸,或皮肤湿疹、瘙痒。情绪上易烦躁易怒,睡眠质量下降,部分人群还会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等伴随症状。
调理肝胆湿热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酒精及高糖食物,适当食用绿豆、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情志不畅可能加重湿热郁结,需保持情绪平稳。若症状持续或出现黄疸、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清热药物损伤脾胃。湿热体质者应避免熬夜、久居潮湿环境,适度运动有助于气机疏通,但不宜过度出汗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