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单侧睾丸缺失或未降的男性比例约为1%-5%。这一数据涵盖先天性隐睾、后天手术切除或意外损伤等情况。具体比例因地区、筛查标准和统计方法存在差异,但整体属于相对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异常现象。
单侧睾丸缺失主要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类。先天性病例中,隐睾发生率在足月男婴中达3%-4%,早产儿可升至30%,其中约20%会发展为永久性单侧缺失。获得性病例多源于睾丸扭转、肿瘤切除或创伤,成年男性睾丸癌发病率约6/10万,部分需手术切除。单侧睾丸通常能维持正常雄激素分泌和生育功能,但精子浓度可能降低30%-40%。现代医学通过激素治疗、假体植入等手段改善生理与心理影响,定期体检和精液分析对评估功能至关重要。
需注意单侧睾丸并非疾病,但需排查潜在风险。隐睾患者需在2岁前完成治疗以降低癌变风险,成年后应每年进行睾丸自检和超声监测。生育力评估建议通过精液检查确认,必要时可冷冻保存精子。心理支持不可忽视,尤其青春期患者可能面临体像障碍,专业咨询有助于缓解焦虑。医疗干预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避免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