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不疼并不代表完全好了。疼痛只是尿结石的一个常见症状,但结石本身可能仍然存在并持续造成健康隐患。即使没有明显不适,结石也可能堵塞尿路、引发感染或损害肾功能,因此不能仅凭疼痛消失就认为问题已经解决。
尿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结石在泌尿系统中移动时可能刺激输尿管或膀胱,引发剧烈疼痛。但当结石停留在肾脏或膀胱内相对静止时,可能暂时不引起疼痛,但这不代表结石自行溶解或排出。长期存在的结石可能逐渐增大,导致尿路梗阻、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因结石长期摩擦黏膜,还可能引发反复尿路感染或血尿。即使无症状,仍需通过超声、CT等检查确认结石是否真正排出或消失。
发现尿结石后,无论是否疼痛都应定期复查。日常需增加饮水量,每日保持2000-3000mL排尿量有助于预防结石增大或复发。饮食上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如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患者应减少动物内脏摄入。避免久坐、憋尿等习惯,适度运动可促进小结石排出。若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随感染、肾功能异常,需考虑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切勿因暂时无痛感而延误治疗,定期随访才能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