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缺乏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浓缩剂、特定因子浓缩剂。具体分析如下:
1.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适用于多种因子联合缺乏或未明确具体因子缺乏的情况。制备后需快速冷冻保存以保留因子活性,使用时需解冻并匹配血型。输注量根据缺乏程度和体重调整,需监测过敏反应和循环超负荷风险。
2.冷沉淀:富含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适用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或部分因子缺乏。每袋由新鲜血浆分离制成,输注前需溶解,需注意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3.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含因子Ⅱ、Ⅶ、Ⅸ、Ⅹ,主要用于肝病或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凝血障碍。经病毒灭活处理,安全性较高,但过量可能引发血栓,需严格掌握剂量。
4.纤维蛋白原浓缩剂:针对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异常,纯度高于冷沉淀,起效快且容量负荷小。需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计算用量,输注后需监测凝血功能恢复情况。
5.特定因子浓缩剂:如因子Ⅷ、Ⅸ浓缩剂,用于血友病等单一因子缺乏。通过基因重组或血浆提取制备,需定期输注以预防出血,长期使用可能产生抑制物抗体。
输注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指标,明确缺乏类型和程度。选择制品时优先考虑病毒灭活处理的产品,避免传播疾病。输注过程中观察有无发热、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术后或创伤患者需结合临床出血情况调整剂量,必要时联合其他止血措施。长期替代治疗需监测抗体产生及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