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手术的肝病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结石、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具体分析如下:
1.肝细胞癌: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部分肝切除或全肝切除联合肝移植。肿瘤大小、位置及肝功能状况决定手术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晚期病例不适合手术,需考虑其他治疗手段。
2.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可引起胆管梗阻和感染,反复发作需手术干预。手术目的是清除结石、解除梗阻、通畅胆汁引流。根据结石分布选择局部肝切除或胆管探查取石。合并胆管狭窄需行胆肠吻合术。术后仍有复发可能,需长期随访。
3.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多为良性,但体积过大或生长迅速需手术切除。手术指征包括瘤体压迫周围器官、破裂出血风险高或诊断不明确。根据瘤体位置选择肝段或肝叶切除。术中需注意控制出血,术后监测肝功能恢复情况。无症状小血管瘤可观察无需手术。
4.肝脓肿:肝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并发破裂需手术引流。手术方式包括经皮穿刺引流或开腹脓肿清除。多发性脓肿或合并胆道梗阻需同时处理原发病灶。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至病灶完全吸收。糖尿病患者更易复发,需严格控制血糖。
5.肝囊肿:单纯性肝囊肿通常无需处理,但巨大囊肿引起症状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开窗术或肝部分切除术。多囊肝合并感染或出血时需急诊手术干预。术后注意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变化。遗传性多囊肝病需终身随访监测。
手术前需全面评估肝功能储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注意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定期随访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